English | 中文
您的位置: 首页工作要闻 → 正文
阅读新闻

练实战筑校园防线 强意识护学子平安

[日期:2025-10-16]

10月13日晚,内蒙古师范大学保卫工作部(保卫处)聚焦“以练筑防”,在西区12号、13号学生公寓楼及投掷场开展消防逃生演练,本次演练由学校保卫工作部(保卫处)、学生工作部(学生处)、后勤管理处及相关学院联合组织,共有1563名学生全程参与,以“实战演练+知识赋能”双举措,强化师生消防安全意识与应急自救能力。

一、实战演练:把“安全课”搬进真实场景

本次演练以宿舍突发火情为模拟背景,旨在检验师生应急处置与协同配合能力。前期,保卫工作部已制定精细化方案,明确人员职责分工,并通过宿舍公告、班级通知等渠道,提前向师生普及演练流程与安全注意事项,确保“人人知流程、个个懂要点”。

警报响,行动快!当警报声划破校园夜空,12号、13号宿舍楼的学生迅速进入应急状态:大家熟练取湿毛巾捂紧口鼻,弯腰低姿前行,沿着宿舍内张贴的疏散标识有序撤离。楼梯间、走廊关键节点,保卫处工作人员与安管会成员全程值守,“往这边走!”“注意脚下台阶!”的引导声清晰有力,及时疏解人流、排除阻碍,全力保障撤离通道畅通。从宿舍楼到投掷场安全区,整个疏散过程仅用8分钟,高效完成“逃生任务”。抵达后,学生们依据场地上醒目的集结标识快速归队,整齐列队等候,为后续安全知识学习做好准备。

二、安全知识宣讲:让安全技能“看得见、用得上”

疏散行动刚结束,消防安全知识讲座随即在投掷场展开。保卫处老师手持灭火器,以“拆解式演示+通俗化讲解”,将“提、拔、握、压”四字操作口诀讲深讲透:从提起灭火器、拔掉保险销,到握住喷管对准火源根部、按下压把喷射,每一个步骤都清晰示范,确保学生看清记牢。现场更邀请学生上场实操,在保卫处老师的手把手指导下,亲身完成灭火器操作,真正将“理论知识”转化为“实战技能”。

针对校园消防安全高频隐患,保卫处白国庆老师还重点强调三项核心要求:1.宿舍内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、私拉乱接电线,离开宿舍前必须切断所有电源,从源头杜绝火灾风险;2. 走廊、楼梯间禁止堆放任何杂物,时刻保障消防通道畅通,为应急疏散留足“生命通道”;3. 主动熟悉所在区域的消防设施位置与疏散路线,做到“心中有图、遇事不慌”,掌握自救主动权。

这些贴近校园生活的安全提示,让学生对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与行动方向。

三、总结提升:让安全意识扎根日常

演练尾声,白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复盘总结:既充分肯定师生“反应迅速、配合默契”的良好表现,也针对演练中发现的细节问题——如部分学生撤离时速度不均衡、对疏散标识关注不足等,提出具体改进建议。参与学生纷纷表示,通过这场“沉浸式”实战演练,不仅摸清了火灾逃生的关键流程与核心要点,更让“安全第一”的理念从“记在纸上”变成“刻在心里”。

此次消防逃生演练,是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实践。它不仅锤炼了师生应对火灾的实战能力,更将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”的意识深植人心,为守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、构建平安和谐校园,筑牢了一道坚实可靠的“安全防线”。